青年眼中的奋斗者|太原理工科研追梦人徐重

时间: 2024-04-20 13:18:18 |   作者: 等离子表面处理

  2021年12月2日,太原理工大学一位退休老教师受邀来到档案馆,年过八旬的他精神矍铄,十分健谈,刚落座就带来了好消息:“一项困扰我们30多年的技术难题终于解决了!”这一突破正是他的学生在其研发的“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将关键零部件的寿命提高了20多倍。这位八旬老人就是曾任太原理工大学表面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的徐重。

  徐重于1937年出生在江苏宝应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使得他从小就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952年,初中毕业的徐重考入北京四中,每当上课讲到中国近代史,他总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发挥自己的力量让国家富强起来。当时的他便立志要科研报国,成为一名具有“创造性”的科学家,为国家做出一番贡献。

  1955年,徐重考入太原工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前身之一)机械系(五年制)学习。1958年,还在读大三的他提出了“金属电子论和位错理论的统一”“磁场热处理”及“力的磁效应”的科学设想。当时学校格外的重视,挑选了3名学生与他组成了“电磁场小组”,支持他的研究。1960年,23岁的徐重留校任教。

  1972年,徐重开始做“离子渗氮”试验研究。1974年,在德国人“离子氮化”的基础之上他发明了“钛离子渗氮”技术,这项技术于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后,徐重在加钛离子渗氮和气体氮碳共渗工艺的基础上,又逐步发展了“钛氮碳三元离子共渗”技术,这项技术于1985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978年,他将离子渗氮设备装置做改造,发现了“双层辉光放电现象”,并于1980年发明了“双层辉光离子渗金属技术”。这是一项我国原始创新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表面合金化技术,这项技术能大大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使得金属材料表面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增加其硬度、耐磨性、抵抗腐蚀能力、耐高温氧化性等,全方面提升机械产品的质量和寿命,为我国机械制造业向高端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对于徐重来说,理想是推动他在科研道路上不断奋斗的动力。正是因为他在高中时代明确了科学救国的理想,才能让他在之后六十多年的生活中,始终不忘初心,一直朝着自己的理想努力,发明了“双辉光等离子表面冶金技术”,在为中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徐重认为成才的第二要点是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他坦言,自己并非天生意志坚定,但科学救国的崇高理想激发和磨砺了自己的意志,“理想坚定造就了意志坚定”。在学习方法上,徐重强调,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在学习新知识时要思考怎么样将其纳入自己的原有知识体系之内,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有所创新。此外,他很看重学习规划和学习效率,确定学习目标,按部就班地向目标迈进,同时有意识地进行记忆,勤于思考,善于归纳。

  在徐重看来,“善于从哲学角度思考科学问题,也是开展科研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徐重讲授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课堂上,他曾用三根锯条、一个酒精喷灯、一杯水为学生做了一项实验:第一次取一个未经任何加工的锯条,一掰就断;第二次先把锯条在酒精灯加热,在大气中冷却,然后再掰,锯条“百折不挠”;第三次把锯条加热之后再放入水中,还是一掰就断。同样的锯条,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加热冷却状态下,为何会有不同的性能?这是因为在锯条加热之后其内部的组织架构发生变化,形成回火索氏体,加热后再冷却就变成马氏体。马氏体脆弱易断,而回火索氏体组织韧性比马氏体好很多,所以掰不断。外部温度的不同导致材料的性质发生改变,体现的就是哲学中“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

  在学生眼中,已经84岁的徐重身体硬朗、耳聪目明。不论身处什么样的环境,他始终保持乐观、坚信前途光明。他心系国家、胸怀天下,对学术的追求从未停止,至今仍重视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