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疗法——水疗法的原理及应用
时间: 2024-05-03 20:45:17 | 作者: 真空型等离子清洗机
产品介绍
水疗法是近年来普遍的应用于康复治疗中的一种治疗方法,其运用水的多元化特性进行运动而获得治疗效果,在骨关节病、脑卒中疾病等均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水疗法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来防治疾病的方法。本文介绍水疗法在康复领域的应用以及发展概况。
水疗法(hydrotherapy)是利用各种不同成分、温度、压力 的水,以不同的形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机械及化学刺激作用 来防治疾病的方法。水中运动治疗(aquatic exercise)是利用水的特性让患者在水中进行运动治疗,以缓解患者症状或 改善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水具有阻力、浮力、压力、热传导性等特点,利用其特点进行康复训练,能大大的提升肌肉的肌力及肌耐力、改善患者肢体的疼痛、增强关节的活动范围,对于患者自身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性的恢复。在欧美和日本,这一疗法与音乐疗法、娱乐疗法一起和传统的理疗、作业疗法、语言疗法和心理疗法等共同组成康复疗法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体平均密度为1.0457×10³kg/m³,而水的密度是1×10³kg/m³,所以当人在水中时身体会置换比体重稍微多一点的水体积,由此对身体产生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存在让我们站在水里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来保持平衡稳定,这对于训练平衡有很大的作用。
因为在水中有浮力的产生,就使得浸入水中的关节受力逐渐地被浮力所抵消,有效的减少关节内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早期的骨折术后患者更早的介入负重治疗,扩大神经损伤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因为在水中有浮力的产生,就使得浸入水中的关节受力逐渐地被浮力所抵消,有效的减少关节内压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早期的骨折术后患者更早的介入负重治疗,扩大神经损伤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粘度是指特定的某种液体在运动过程中内部摩擦力的大小。水中运动的肢体会遇到液体的阻力效应。水流在皮肤上的摩擦力,因此当接触面积越大,得到的迟滞力就会越多。这种阻力效应也叫作拖力或者拉力。水作用在皮肤上的拉力,同时有对关节的牵拉,因此动作时关节的压力不但会减小,也会有更多的本体感觉刺激,在水中的训练使得患者有更多的时间与刺激输入去调整自己的动作策略,提升动作学习过程的协调性。
游泳速度增加一倍,抗阻的力量就要增加8倍,当动作停止时,阻力会立马下降到零。这样就能够准确的通过患者的舒适程度来对活动进行相对有效的控制。
在水中简单的站立也会激活我们更多的肌群来保持身体的稳定,这对于姿势控制的能力及行走稳定性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康复训练中我们往往倡导双重或多重任务的训练。在水中因为扰流的存在,患者往往都需要在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去完成其他活动。
自古代开始,世界各地的人们就相信“水可以预防、治疗疾病”。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和中国的江河流域文明时期,就有用水浸浴的记载。
喜欢温泉的恺撒大帝的故乡——罗马,更是有上千座的温泉盛况,据说他喜欢每天午后跑温泉浴,可为他消除战争所带给他的压力。
德国“水疗之父”塞巴斯蒂安·克奈圃(Sebastian Kneipp)从18世纪开始就将水疗作为正式医疗用途。
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水疗在美国快速地发展,美国人乔尔﹒舒最早提出水疗概念。水疗在欧洲和美国都被发展应用于治疗特定疾病,尤其是关节炎和风湿性疾病、脊髓灰质炎、呼吸系统疾病、肌肉骨骼问题如脊柱疼痛等。水疗曾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儿麻痹症的骨骼肌肉后遗症方面的处理。
1924年,LeRoy Hubbard创建了哈伯特槽,接待了著名的水疗病人罗斯福(后成为美国总统)。
20世纪60年代,水疗基础研究取得2项重大进展,从而出现了大量对于浸入的生理效应的基础科学研究:水被视为太空失重的奇妙的替代物;水的浸浴是模拟中央体液扩张的最好方法。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利用水疗进行运动损伤的恢复在某些特定的中心获得了进展,如俄勒冈州的尤金,耐克奥运发展田径项目广泛利用水上设施进行损伤的恢复及田径运动员的交叉训练。
由于康复医学的崛起,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水疗康复价值被不断呈现,水的浮力能减低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水的阻力随肢体移动的速度而改变,因此,水中运动比地面运动安全得多。正是由于水疗的这些独特优点,在欧美国家许多医院的康复中心都设有水疗室。
1932年,美国理疗学家Mary Mc Millan 女士来到中国,创建了包括水疗在内的、独立的理疗科,这是国内最早拥有水疗的综合医院理疗科。之后,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水疗的日趋关注,已有慢慢的变多的综合医院康复科、康复中心或康复医院开设了水疗项目,并发表了水疗相关研究的文章。
水疗具有多种刺激因素,局部性或全身性地对人体的皮肤系统、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疲劳的尽快恢复等方面产生非常明显的治疗效应。
通过对末梢神经的刺激,可影响中枢神经和内脏器官的功能,达到消炎、退热、镇痛、镇静、催眠、兴奋、发汗、利尿和降低肌肉韧带紧张度、缓解痉挛、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等目的。
水疗法在神经疾病、骨科疾病及烧伤、脑卒中、精神疾病等的康复治疗中都有很好的效果。
利用水的浮力和减重作用,在下肢及脊柱术后早期即可为患者提供站立和行走训练的可能性。通过人体浸入水中深度的变化调整肢体负重量,很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和平衡功能的早期重塑,减少功能障碍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借助于水中训练浮板和“偏瘫水中行走训练器”,抑制偏瘫患者肩部疼痛和上肢屈曲痉挛,协调躯干屈伸和旋转,建立中枢稳定性和灵活性,促进髋关节屈曲和踝背伸功能的出现,强化下肢分离运动发展,从而全面纠正偏瘫异常步态。
将中国传统武术——“太极”与水疗相结合,发展出的“水中太极康复”更是在偏瘫和帕金森病患者功能改善方面卓有成效。
借助于温水浴、涡流气泡浴中温暖环境和水流和气泡对皮肤、肢体的刺激和按摩,很好地缓解脊髓损伤患者异常增高的肌张力。另外,由于水的减重作用,脊髓损伤患者在水中可以更容易和自如地进行运动,从而改善其肢体活动能力。
利用水中压力的作用帮助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加强肺通气功能。同时,通过调整肢体浸入水中深度和运动速度,改变患者心脏负荷,在心脏功能改善方面亦拥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
疤痕康复是烧伤治疗的重要部分,及时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烧伤愈合质量,烧伤患者可在不同水温、水静压及水冲击力的作用下,清除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保持创面清洁,同时水的浮力便于肢体的主被动运动。
脊髓损伤患者常有肢体麻、胀、灼、刺、电击样疼痛及痉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应用水疗法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是很有效的物理治疗。各种不同水疗法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残存肌力、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消除麻、胀、痛等症状。
水疗能改善自闭症患儿的协调能力、前庭功能、触觉以及本体感觉,可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组配合能力、学习能力、课题完成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感觉统合能力及体能等,均有较好的效果。
水疗技术存在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治疗形式大体可分为冲浴法、浸浴法和水中运动治疗三大类。此外某些在国内外已发展多年的水中运动技术,因其特定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将之归纳为水疗专项技术,介绍如下:
分为全身冲浴和局部冲浴,利用可调节水温的花洒或喷头让适宜温度的水缓慢冲浴全身(依次冲浴颈肩 部、上肢、躯干、下肢)或具有很多压力的水射流垂直作用于 身体局部。
是指患者全身或局部浸泡水中的一种治疗方法。按照浸浴设备可分为蝶形槽浴、涡流槽浴和气泡治疗槽 浴等;按照水温可分为冷水浴(低于 25°C)、低温水浴(25— 3 2 °C )、不 感 温 水 浴( 3 3 — 3 5 °C )、温 水 浴( 3 6 — 3 8 °C )、热 水 浴 ( 3 8 °C 以 上 )和 冷 热 交 替 浴( 热 水 4 0 °C 左 右 ,冷 水 1 0 °C 左 右 ); 按照作用形式可分为气泡浴、涡流浴等;按照有无溶质成分可分为淡水浴、盐水浴、苏打浴、药浴和臭氧浴等。
水中运动治疗频率为每周 3—4 次,持 续 2—4 周。在同一治疗期间,有必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水 疗。水中运动治疗的类型包括一般性水中运动治疗(水 中肌力训练、水中关节活动度训练、水中平衡训练和水中步行训练等)、水中有氧训练、水中太极、水中瑜伽、 水疗专项技术及治疗性游泳等。
1.水疗专项技术①Halliwick 理念是指一种可用来教授所有群体,尤其是那些有运动功能和/或学习能力障碍的残障人士,学会水中活动,最终能够在水中独立运动及游泳 的技术体系及治疗理念。现代 Halliwick 理念主要由两大系统组成,即“十点程序(the ten-point-programme)”和“水中特殊治疗(water specific therapy, WST)”,也可称之为 Halli- wick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前者大多数都用在教授游泳技能, 后者由前者扩展而来,侧重于治疗身体结构缺陷和功能障碍。两者间无严格界限,在应用时互为补充,水中特殊治疗 和“Halliwick 十点程序”的最大的目的是教会患者游泳。然而,对于水疗师来说,教授游泳并不是最终目的,同时大多数患 者也对学习游泳技能不感兴趣。因此,Halliwick高级课程 中加入了许多实用的治疗技术,使水疗师能更好地借助水环境的特性来改善运动训练效果。②Bad Ragaz训练(Bad Ragaz ring method)是基于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技术原理而建立的技术,在疼痛控制和肌肉放松方面疗效突出。③ Watsu疗法是将压按摩技术引入水中,进而达到生理和心理 效应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动作有重复性躯干牵张和旋转 动作,包括最基本的旋转屈曲动作及近端和远端腿部旋转。对降低躯干、肩部、髋部及四肢张力有作用。④Ai Chi疗法由Jun Konno于1993 年开发,他创造Ai Chi的目的是为进行 Watsu 做准备。创立之初,Ai Chi包括19种组合动作。
2.水中体适能训练(水中有氧训练)水中有氧健身运动是患者于水深1—1.4m 的泳池中,配以音乐的情况下进行集游泳、花样游泳、健美操、舞蹈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一项全身有氧健身运动。大多数水中有氧运动都属于集体课程,在 专业水疗师或健身教练带领和指导下,进行时长为 0.5—1h 左右的水中运动。课程侧重于有氧耐力和阻力训练,并创造一个愉快的音乐氛围。不同形式的水中有氧运动包括:水上 Z u m b a( 尊 巴 )、水上瑜伽 、水中有氧运动和水中慢跑 。由此可见,水中有氧健身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由于其独特的健身形式和特点,而具有其健身的独特优势:包括 运动方式多样、难度较低、容易掌握、运动形式新颖、运动环 境优雅和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等。在水环境中运动不仅对人 体生理和心理的锻炼有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人体对水的适应能力,而且在同等运动负荷条件下较陆上更能锻炼机体的心 肺功能及能量代谢能力,并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适合 在我国广泛开展。
3.治疗性游泳治疗性游泳是指对竞技游泳技术的各 动作环节采用拆分、重组、改良或器材辅助等方式,对功能障碍、亚健康或疾病的人群产生治疗性效果并增进健康状态的 水疗技术。包括打腿技术(仰卧俯卧、徒脚/脚蹼、水中 吐吸气/呼气管)、划手技术(徒手/划手掌)与配合技术(蛙泳/自由泳/仰泳)等训练。
神经系统疾病(脑性瘫痪、偏瘫、脑外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脊髓灰质炎、周围神经损伤、脊柱疾病及脊髓损伤 等),骨科术后,骨关节病变或损伤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腰椎 间盘病变、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 炎等),烧伤康复期,内科疾病(高血压病、早期心功能不全、 胃肠功能紊乱、疲劳综合征等),其他功能障碍和活动受限
(感觉障碍、关节活动度下降、肌张力异常、肌力减弱、平衡功 能障碍、步态异常、心肺功能异常和孤独症等)的患者。
认知功能障碍;皮肤、眼和耳的感染或炎症,足癣或开放 性伤口者;全身感染或炎症;恐水症、严重癫痫患者;未控制 的高血压、严重动脉硬化、不稳定型心绞痛;首次发作的心力 衰竭;女性月经期;运动疗法的其他禁忌证,如骨折未固定或 愈合等;呼吸功能不全:肺活量1L;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 有流血和出血危险;严重肾脏疾病:无法在浸泡时适应体液 流失;二便失禁者;水及空气传染的相关疾病:感冒、伤寒和 霍乱等。